神是怎样一位神,这完全体现在祂的心
By Dane Ortlund
耶和华在他面前宣告说:“耶和华,耶和华,是有怜悯、有恩典的神,不轻易发怒,并有丰盛的慈爱和诚实。为千万人存留慈爱,赦免罪孽、过犯和罪恶,万不以有罪的为无罪,必追讨他的罪,自父及子,直到三四代。”(出34:6,7)
神就是这样一位神。按祂自己的见证,神是怎样一位神,这完全体现在祂的心。
出埃及记34:6-7如此不对称,这让我们深感震惊。怜悯和慈爱显得格外突出;圣经承认神有报应的公义,但几乎就像一种事后不得不提的想法。约翰·欧文解释这段经文时是这样说的:
当神凭祂的名庄严宣告祂的本性,说到极尽,让我们可以认识祂和敬畏祂的时候,祂列举了这些特性,说服我们相信祂是怜悯和忍耐,直到最后才稍稍提到祂的严厉,就是除了蔑视祂怜悯的人以外,祂不会用严厉对待任何人。(1)
清教徒认识到,神这样启示摩西的时候,是在向我们敞开祂内心最深处。在整卷旧约圣经对神的至高启示当中,神祂自己并不认为需要直接、按同等程度彰显祂的忿怒,以此制衡祂彰显怜悯。正如薛伯斯所言,神而是在论到自己的时候,”让一切披戴祂甜美的属性。”薛伯斯接着说:“如果我们要认识神的名,按神乐意、喜悦向我们启示祂自己的样子来看见祂,就让我们按着祂在那里宣告的那些名字来认识祂吧,这些名字表明,主在福音中的荣耀在怜悯这属性上特别熠熠生辉。”(2)
我们在出埃及记34章看到,欧文和薛伯斯证实的,贯穿圣经其他各处都有回响,比如在以赛亚书54:7-8,耶和华如此说:
我离弃你不过片时,
却要施大恩将你收回。
我的怒气涨溢,
顷刻之间向你掩面,
却要以永远的慈爱怜恤你。
从一个角度来看,基督徒人生,就是一段漫长的旅程,我们原本自以为是,认定神是谁的想法,历经几十年,慢慢被神祂亲口极力强调,说自己是谁的观念取代,因而原来的想法不复存在。这是一项艰苦的任务。基督徒要相信神按内心最深处是“有恩典的神,不轻易发怒”,这需要听很多讲道,也需要受很多苦。创世记第3章人的堕落,不仅使我们落入定罪、遭神放逐,这堕落还把对神的错误想法,根深蒂固封存在我们的脑海当中,只能靠着多年反复接触福音才能被挖掘出来除掉。也许撒但今天在你生命当中最胜过你的地方,并不是你常常放纵的那罪,而是你对神的内心错误的想法,这想法让你首先落在那罪中,并且让你在犯罪过后继续对神无动于衷。
当然,对神是谁的终极证明,在出埃及记是找不到的,我们只能在马太福音、马可福音、路加福音和约翰福音中寻找。在出埃及记33-34章,摩西不能看见神的面却存活,因为那就会把他烧灭了。但如果有一天,人真的能看见神的面,却不被烧化,那会是怎样一种情形呢?约翰讲到道成肉身的时候说:“我们也见过祂的荣光”——摩西请求神让他看见,却是不能看见的,我们已经看见了——祂是“充充满满地有恩典,有真理”(约翰福音1:14指出,基督满有与出埃及记34:6所讲一样的神的特质)。
约翰不是唯一一位回头把出埃及记33-34章与耶稣联系起来的福音书作者。请思想这一点:神在出埃及记34章显现,接着是行神迹赐以色列人食物(出16:1-36),讲论安息日(31:12-18);这涉及神选定的代表领袖在一座山上与神说话(32:1,15,19;34:2,3,29);最后神的百姓惊恐,神选定的这位代表领袖下山,安慰百姓,百姓就近他,与他说话 (34:30-31);紧接着圣经讲到,百姓敬拜的神在他们当中行事时,外邦人要惊奇(34:9-10);然后是神选定的这位代表领袖和神再次相见,结果这位领袖的脸面闪耀发光(34:29-33)。
这里叙述的每一个细节,都出现在记载耶稣在水面行走的马可福音6:45-52,及它的上下文当中。(3)
现在我们终于明白,耶稣为什么要“走过”祂那些在加利利海上苦苦摇橹的门徒。圣经说,祂“看见门徒因风不顺,摇橹甚苦,夜里约有四更天,就在海面上走,往他们那里去,意思要走过他们去”(可6:48)。 祂为什么要走过他们?原因就是,耶稣要“走过”门徒,不是仅仅好像公路上一辆车在其他车辆旁经过。祂这“走过去”意义重大得多,只有按旧约背景才能理解。在出埃及记33-34章,耶和华四次说祂要在摩西面前“经过”,七十士译本(旧约圣经希腊文译本)和这里马可福音使用的是同一个词(parerchomai)。
耶和华在摩西面前经过,向摩西启示,祂最大的荣耀显明在祂的怜悯和恩典当中。耶稣来,在血肉之体当中行了神在旧约只通过风和声音做的事情。
我们在出埃及记34章看到耶和华向摩西启示祂最真实品格的时候,我们看到的是影儿,有一天要让位给在福音书中投下祂身影的那位耶稣基督。我们在二维当中看到的,在多个世纪后,在人类历史的高峰,要在连绵的三维时空当中喷薄而出。
出埃及记34章告诉我们,神最深处的内心是啥模样。但在加利利那位木匠身上,我们看到了那颗心,祂一生都在见证,这就是祂的心,然后祂上罗马的十字架,代替我们下到阴间,被神弃绝,以此证明这心。
(1)约翰·欧文,《希伯来书》注释。
(2)薛伯斯,《福音卓越,在律法之上》。
(3)就是:耶稣行神迹让人吃饱(可6:30-44);讲论安息日(6:2);神选定的这位代表领袖在山上与神说话(6:46);之后神的百姓惊恐,神选定的这位代表领袖下山,安慰百姓,百姓就近祂,与祂说话 (6: 49-50); 紧接着马可福音叙述耶稣在众人当中,人深感惊奇(6:53-56); 之后神选定的这位代表领袖与神再会面,结果这位领袖脸上发光(9:2-13)。希望看到详细阐述这些联系的读者,可以参考Dane Ortlund,”The Old Testament Background and Eschat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Jesus Walking on the Sea (Mark 6:45-52),” Neotestamentica 46 (2012): 319-37.
本译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:古旧福音
–Dane Ortlund,《柔和谦卑:基督对罪人和受苦之人的心》
–Dane Ortlund, Gentle and Lowly: The Heart of Christ for Sinners and Sufferers (Wheaton, IL: Crossway, 2020)
本书购买链接:https://www.crossway.org/books/gentle-and-lowly-hcj/
神是怎样一位神,这完全体现在祂的心
耶和华在他面前宣告说:“耶和华,耶和华,是有怜悯、有恩典的神,不轻易发怒,并有丰盛的慈爱和诚实。为千万人存留慈爱,赦免罪孽、过犯和罪恶,万不以有罪的为无罪,必追讨他的罪,自父及子,直到三四代。”(出34:6,7)
神就是这样一位神。按祂自己的见证,神是怎样一位神,这完全体现在祂的心。
出埃及记34:6-7如此不对称,这让我们深感震惊。怜悯和慈爱显得格外突出;圣经承认神有报应的公义,但几乎就像一种事后不得不提的想法。约翰·欧文解释这段经文时是这样说的:
当神凭祂的名庄严宣告祂的本性,说到极尽,让我们可以认识祂和敬畏祂的时候,祂列举了这些特性,说服我们相信祂是怜悯和忍耐,直到最后才稍稍提到祂的严厉,就是除了蔑视祂怜悯的人以外,祂不会用严厉对待任何人。(1)
清教徒认识到,神这样启示摩西的时候,是在向我们敞开祂内心最深处。在整卷旧约圣经对神的至高启示当中,神祂自己并不认为需要直接、按同等程度彰显祂的忿怒,以此制衡祂彰显怜悯。正如薛伯斯所言,神而是在论到自己的时候,”让一切披戴祂甜美的属性。”薛伯斯接着说:“如果我们要认识神的名,按神乐意、喜悦向我们启示祂自己的样子来看见祂,就让我们按着祂在那里宣告的那些名字来认识祂吧,这些名字表明,主在福音中的荣耀在怜悯这属性上特别熠熠生辉。”(2)
我们在出埃及记34章看到,欧文和薛伯斯证实的,贯穿圣经其他各处都有回响,比如在以赛亚书54:7-8,耶和华如此说:
我离弃你不过片时,
却要施大恩将你收回。
我的怒气涨溢,
顷刻之间向你掩面,
却要以永远的慈爱怜恤你。
从一个角度来看,基督徒人生,就是一段漫长的旅程,我们原本自以为是,认定神是谁的想法,历经几十年,慢慢被神祂亲口极力强调,说自己是谁的观念取代,因而原来的想法不复存在。这是一项艰苦的任务。基督徒要相信神按内心最深处是“有恩典的神,不轻易发怒”,这需要听很多讲道,也需要受很多苦。创世记第3章人的堕落,不仅使我们落入定罪、遭神放逐,这堕落还把对神的错误想法,根深蒂固封存在我们的脑海当中,只能靠着多年反复接触福音才能被挖掘出来除掉。也许撒但今天在你生命当中最胜过你的地方,并不是你常常放纵的那罪,而是你对神的内心错误的想法,这想法让你首先落在那罪中,并且让你在犯罪过后继续对神无动于衷。
当然,对神是谁的终极证明,在出埃及记是找不到的,我们只能在马太福音、马可福音、路加福音和约翰福音中寻找。在出埃及记33-34章,摩西不能看见神的面却存活,因为那就会把他烧灭了。但如果有一天,人真的能看见神的面,却不被烧化,那会是怎样一种情形呢?约翰讲到道成肉身的时候说:“我们也见过祂的荣光”——摩西请求神让他看见,却是不能看见的,我们已经看见了——祂是“充充满满地有恩典,有真理”(约翰福音1:14指出,基督满有与出埃及记34:6所讲一样的神的特质)。
约翰不是唯一一位回头把出埃及记33-34章与耶稣联系起来的福音书作者。请思想这一点:神在出埃及记34章显现,接着是行神迹赐以色列人食物(出16:1-36),讲论安息日(31:12-18);这涉及神选定的代表领袖在一座山上与神说话(32:1,15,19;34:2,3,29);最后神的百姓惊恐,神选定的这位代表领袖下山,安慰百姓,百姓就近他,与他说话 (34:30-31);紧接着圣经讲到,百姓敬拜的神在他们当中行事时,外邦人要惊奇(34:9-10);然后是神选定的这位代表领袖和神再次相见,结果这位领袖的脸面闪耀发光(34:29-33)。
这里叙述的每一个细节,都出现在记载耶稣在水面行走的马可福音6:45-52,及它的上下文当中。(3)
现在我们终于明白,耶稣为什么要“走过”祂那些在加利利海上苦苦摇橹的门徒。圣经说,祂“看见门徒因风不顺,摇橹甚苦,夜里约有四更天,就在海面上走,往他们那里去,意思要走过他们去”(可6:48)。 祂为什么要走过他们?原因就是,耶稣要“走过”门徒,不是仅仅好像公路上一辆车在其他车辆旁经过。祂这“走过去”意义重大得多,只有按旧约背景才能理解。在出埃及记33-34章,耶和华四次说祂要在摩西面前“经过”,七十士译本(旧约圣经希腊文译本)和这里马可福音使用的是同一个词(parerchomai)。
耶和华在摩西面前经过,向摩西启示,祂最大的荣耀显明在祂的怜悯和恩典当中。耶稣来,在血肉之体当中行了神在旧约只通过风和声音做的事情。
我们在出埃及记34章看到耶和华向摩西启示祂最真实品格的时候,我们看到的是影儿,有一天要让位给在福音书中投下祂身影的那位耶稣基督。我们在二维当中看到的,在多个世纪后,在人类历史的高峰,要在连绵的三维时空当中喷薄而出。
出埃及记34章告诉我们,神最深处的内心是啥模样。但在加利利那位木匠身上,我们看到了那颗心,祂一生都在见证,这就是祂的心,然后祂上罗马的十字架,代替我们下到阴间,被神弃绝,以此证明这心。
注释:
(1)约翰·欧文,《希伯来书》注释。
(2)薛伯斯,《福音卓越,在律法之上》。
(3)就是:耶稣行神迹让人吃饱(可6:30-44);讲论安息日(6:2);神选定的这位代表领袖在山上与神说话(6:46);之后神的百姓惊恐,神选定的这位代表领袖下山,安慰百姓,百姓就近祂,与祂说话 (6: 49-50); 紧接着马可福音叙述耶稣在众人当中,人深感惊奇(6:53-56); 之后神选定的这位代表领袖与神再会面,结果这位领袖脸上发光(9:2-13)。希望看到详细阐述这些联系的读者,可以参考Dane Ortlund,”The Old Testament Background and Eschat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Jesus Walking on the Sea (Mark 6:45-52),” Neotestamentica 46 (2012): 319-37.
本译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:古旧福音
–Dane Ortlund,《柔和谦卑:基督对罪人和受苦之人的心》
–Dane Ortlund, Gentle and Lowly: The Heart of Christ for Sinners and Sufferers (Wheaton, IL: Crossway, 2020)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