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基督 为教会 为群羊 为神国

偶像之城中的‘未识之神’

使徒行传17:16-34

保罗在雅典等候他们的时候,看见满城都是偶像,就心里非常难过。于是他在会堂里与犹太人和虔敬的人,以及每日在市场上所遇见的人辩论。还有伊壁鸠鲁和斯多亚两派的哲学家也与他争辩。有的说:“这胡言乱语的要说什么?”有的说:“他似乎是宣传外邦鬼神的。”这是因保罗传讲耶稣与复活的福音。他们就把他带到亚略巴古,说:“你所讲的这新学说,我们也可以知道吗?因为你有些奇怪的事传到我们耳中,我们想知道这些事是什么意思。”原来所有的雅典人和居住在那里的外国人都无暇管别的事,只是谈谈或听听新闻。保罗站在亚略巴古当中,说:“诸位雅典人!我看你们凡事很敬畏鬼神。我到处走走的时候,仔细观察你们所敬拜的,发现一座坛,上面写着‘献给未识之神明’。你们所不认识而敬拜的,我现在向你们宣告:他是创造宇宙和其中万物的上帝;他既是天地的主,就不住在人手所造的殿宇里,也不用人手去服侍,好像缺少什么似的;自己倒将生命、气息、万物赐给万人。他从一人,造出万族,居住在全地面上,并且预先定准他们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,为要使他们寻求上帝,或者可以揣摩而找到他,其实他离我们各人不远。我们生活、行动、存在都在于他。就如你们的诗人也有人说:‘我们也是他所生的。’既然我们是上帝所生的,就不应该以为上帝的神性像人用手艺和心思所雕刻的金、银、石像一般。世人蒙昧无知的时候,上帝并不追究,如今却吩咐各处的人都要悔改。因为他已经定了日子,要藉着他所设立的人按公义审判天下,并且使他从死人中复活,给万人作可信的凭据。”众人听见死人复活的话,就有人讥诮他;又有人说:“我们会再听你讲这事。”于是保罗从他们当中出去了。但有几个人依附他,信了主,其中有亚略巴古的议员丢尼修,和一个名叫大马哩的妇人,还有几个与他们一起的人。 

引言 

今天是武汉封城的第十二天,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这么久。我们不知道武汉城内具体的情况如何,那么大的一座城市,我想就连身在其中的人也不能准确知道城内现在情况到底如何。 不只是武汉,其他城市,甚至是农村,也都一定程度上在禁止人们出行,这是非常有必要的措施,为了有效的抑制病毒的传播和扩散。人们都被告诫除非必要的情况,否则不要出门,大学、中小学都延迟了开学日期。大家只能整天宅在家里。我们看到网上很多人说最近呆在家里不能出门,就像坐月子一样,男同胞们也体会了一下妇女们的辛苦。也有很多海外的人说,国内同胞终于能体会到海外华人的日常生活了:交通不便、没有什么娱乐、没有外卖、只能宅在家等等。 

这些调侃、玩笑,也是人们在极度紧张和焦虑中,一种寻求安慰、释放的方式,但这些显然只有非常有限、短暂的效果。在咧嘴一笑后,很快又会回到焦虑、空虚和恐惧当中。 

虽然不在其中,但是完全能够想象,生活的压力,房贷、车贷,对疫情的忧虑,对人生安全的担忧等等,压的人喘不过气来;每天都在更新的数字,更是压在我们心底的一座座大山,吓得我们不敢出门,同时也害得我们不知如何是好。因为更新的,不单单是一个个数字,更是一个个原本鲜活的生命,和背后一个个原本正准备欢度春节的家庭。 

但正如周五蔡老师所说的,其实有很多数字被我们忽略了,每年车祸、心脏病、饥荒、战争、瘟疫死的人,有多少?多到我们数都数不过来。只是都被我们忽略了。当医院被武汉肺炎病人占满了,那些平时的病人都到哪里去了? 

因为武汉肺炎而去世的人,官方统计已经超过三百人了,但就是这三百多人,却让全中国乃至更多的人,想起了一个我们在春节期间绝对不会去想,甚至连提都不能提的话题,那就是死亡。 

而实际上,死亡每一分每一秒,都真实的在我们这个世界上发生着。只是以往我们刻意忘记、不提罢了。 我知道,自从武汉肺炎开始公开感染确诊人数信息以来,很多人已经养成了习惯,每天看一眼信息的更新:多少人确诊了,多少疑似,以及多少死亡和痊愈。但是我邀请你去思考、观看一些,一直存在于我们身边,却被我们忽略的信息。 

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(儿基会)、世界卫生组织(世卫组织)、联合国人口司和世界银行集团联合发布的新死亡率估计数,2017年约有630万15岁以下儿童死亡,也即每5秒钟就有1个15岁以下的儿童死亡。 并且根据儿基会数据、研究和政策司司长Laurence Chandy表示:“如果不采取紧急行动,从现在到2030年,将有560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。 

不单单是外在的灾难、疾病给我们带来生命威胁,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,每年有超过八十万人死于自杀,还有更多的人曾经尝试自杀。自杀已经成为15-29岁年轻人的第二大死因。受自杀影响的家庭每年增加数百万。 

我不想再罗列更多和死亡相关的数据了。感兴趣的弟兄姊妹可以去‘世界实时统计数据’(Worldometers)这个网站上查看,上面的数字每时每刻都在不停的更新着,我盯着看几秒钟就感觉受不了,因为那一个个滚动的数字,都是每一秒出生、死亡的人,是活生生的人。而这些人,一生当中有机会能够完整的听到一次福音的机会,实在不多。 

今天世界的问题就在于,大多数时候,大多数人,都忘记了我们还需要面对死亡这件事情。倘若不是武汉肺炎,可能现在大多数中国人还都沉浸在欢庆的氛围里,毕竟正月十五都还没到嘛。‘死亡’还是一个禁忌的话题,离我们无比遥远。但是因为这三百多个生命,死亡才一下子变得‘吐沫’可及,令十数亿人一起恐惧起来。 

而更大的问题就在于,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,生活在这样一群还未认识神的人群中,周遭有如此多的人仍然被罪所捆绑,沉迷于偶像崇拜,找不到生命的意义,身为基督徒的我们,却从未像保罗那样,为此心里焦虑、担忧过。我们竟然也一起跟着忘记了死亡,忘记神所命定的审判。这是何等可怕的事情。 

我在搜索世界人口统计资料的时候,找到一篇文章,讨论每一秒有多少人出生,每一秒有多少人死亡,我觉得很可惜,因为这篇文章只有很少的人看,然后我很好奇文章底下仅有的一个评论,这个评论说的是什么呢?他说:无聊的话题。 

确实,对于未知生焉知死的人来说,这个话题实在太过无趣、无聊,与其想这个问题,还不如想想晚上吃什么。因为知道这个信息,并不能改变生命会死亡的事实,也不能帮助我们延长哪怕一秒的生命。 但是倘若这个话题对于基督徒也是‘无聊’,那就实在可悲了。 

我们的心为政府忧虑,我们的心为疫情忧虑,我们的心为造谣的和传谣的忧虑,我们的心为不公义的和不法的事忧虑,我们的心为家人忧虑,为自己忧虑。但是弟兄姊妹,我们更应当为在这充满偶像的世代,众人还不认识那位创造宇宙天地、并且定了日期要审判世界的主,而忧虑。 

最近我一直看到,很多基督徒在不断的转发批评或是辩护的文章,疫情防护或是提醒人的文章,这些都是很好。但是还有很多基督徒却在不断的争论,到底圣经允不允许我们吃蝙蝠,到底红十字会有没有问题等等。 全网都在呼吁祷告,但是真正静下心来祷告的人又有几个呢?全网都在责备人的罪恶,但是真正火热传扬福音的有几个呢? 

神将我们放在这样一个世代,让我们成为这个民族中的一员,好像保罗只身在雅典的街头。而我们呢?整日无所事事,只是把新闻拿来听听说说。反而成了雅典城凑热闹的一份子。 

武汉疫情暴露出许许多多的问题,但更重要的是,暴露出基督徒的许许多多问题。 有人痛心的批评,有人不停的辩护,有人呼吁改革,有人强调要理解。 

无论你是一个社会评论家,人权斗士,或政党的拥趸(dun)。基督徒们,我们首先是一个福音的使者,不要让那些次要、暂时的身份,掩盖了我们最真实的身份;我们对这个社会有直接的责任,但更不可忘记我们的福音使命。 

想一想你所忧虑的是什么,看一看你朋友圈里转发的都是些什么,反省一下我们一直都在争论的是什么。 

今天我们借着使徒行传十七章16-34节的经文,一起来看看,保罗身处在一个满是偶像、充满问题,随时可能面临神的审判的城市:雅典,是如何作出回应的。以此来提醒和帮助我们,身处在这个同样满是偶像崇拜的世代,如何去活出基督徒当有的样式,成为福音的使者,带领人认识那位:宇宙的主,人还‘未识的神’。 

一、保罗在雅典看见满城的偶像,他的反应 

在前文:使徒行传十六章和十七章,记载了保罗在宣教的旅途中,接连受挫。他先是在腓立比被人用棍击打、下在监里,然后又在帖撒罗尼迦和庇哩亚遭遇抵挡和逼迫,保罗被迫离开庇哩亚,只身前来雅典,他比西拉和提摩太先到雅典,所以在那里等候他们来跟自己汇合。 

但是在等待期间,保罗暮然发现,他正独自身处于世界的文化首都,他在游览和暂居雅典的过程中,做出了什么反应呢?像其他游客一样,打卡留念,然后径直离开吗?此前遇到的挫折和抵挡,已经让保罗狼狈不堪了,在雅典:这个偶像崇拜的中心,保罗此时又是孤身一人,按道理应该消停一会了。起码等到西拉和提摩太来到再说。 

保罗没有被逼迫击垮,也没有被雅典这个城市深厚的、令人沉迷的宗教、哲学、繁华和自由气氛所吸引,他反而为这个城市感到无比的忧心,着急。因为在外表的富丽堂皇之下,所隐藏的是道德的败坏和灵里的麻木,更面临着灭亡的危机。 

保罗看见了,感觉到了,然后立即行动起来。按照他的习惯,也是他的优先秩序,先到犹太人的会堂那里向人讲论,但是保罗所传的福音,没有仅限于会堂当中,还包括他在集市上所遇到的那些人。 

我们分成三个部分来看《使徒行传》十七章16-34节的这段经文,讲述了保罗来到雅典这个城市后,他看见了,他心里产生了感受,然后保罗开始行动,以及他行动所带来的结果。 

1.保罗所看见的:满城都是偶像

满城都是偶像,这一句也可以翻译作‘满城都沉溺于偶像崇拜中’。保罗可以像一般的游客一样,到处逛逛,一边探寻古迹,满足好奇心,一边评头论足、啧啧称奇。

在雅典这样大的一个城市,保罗可以去看那些艺术家的表演,听一听当代政治家、哲学家的辩论,以一个过客的身份,安安静静地看着这个城市,享受他难得的空闲时间。

这可能是大部分基督徒的反应,其实我想也是保罗一开始所做的,因为他自己也说,他游行在这个城里,到处看看。只是保罗所看见的,观察到的,不单单是这些,真正吸引他的,牵动他内心的,是这个城市在表面富丽堂皇、浮华喧闹的掩盖之下,‘被偶像所充斥’的现实。 

路加所用的这个词‘充满偶像’,所要表达的意思是,整个城市,都充斥着偶像崇拜,被它所遮盖、掌控。正如色诺芬( Xenophon)所说,雅典本身就是‘一个庞大的祭坛、一份庞大的祭物’,这里的人正在被他们自己,‘组团’献祭给偶像的过程中。倘若你看到,一个活生生的人,不是一个,是一群,一整个城市,一整个国家,社会、民族,被圈在一个看不见却真实存在的祭坛里,正在被集体献祭给鬼魔、偶像,你会如何反应呢?那不是成千上万的牛羊,是活生生的人,他们懵懵懂懂的,被前往宰杀之地,被献祭者不仅取走他们的生命,剥夺他们今生的意义,更要毁灭他们的灵魂。你若是看见,还会看的津津有味、啧啧称奇吗?你还能沉默不语、麻木、冷漠,听之任之嘛? 

保罗不能!他的心不能。 

2.保罗的感受:就心里着急。

路加在这里所用的“着急”这个词非常有意思,因为这个希腊动词‘paroxyno’的原意是‘突然发作’,这是一个医学用词,非常符合作者路加的医生身份,这个词是用来形容突发的病症,尤其是‘癫痫症’之类。而且路加所采用的是未完成时态,也就是说不是一瞬间的事情,而是在保罗游览雅典城市的过程中,这沉重的心情,在他里面,一直不断的激发出来,不能停止。

当保罗看见雅典城真实的景况,这个城市被偶像崇拜所笼罩、掌控、牢笼,他里面的焦虑、愤怒、忧愁等等诸多情感,好似癫痫症一样,不断的迸发,不是忍耐一时或等候一时就能过去的,却是无法抑制地持续迸发,而这就导致保罗所能做的只有一件事,不是发脾气、将怒火倾倒出来,而是传扬福音,行动起来。 

3.保罗的行动:与人辩论、传讲福音

于是保罗在会堂里,与犹太人和虔诚的人,并每日在市上所遇见的人辩论……传讲耶稣与复活的道。 

消极的感官,因为对神的热情,反而越发促使保罗产生积极的行动。他没有投降,没有放弃,没有无助的哭泣,更没有傲慢的咒骂雅典人的无知。他反而勇敢、热情的,向着这一群人,分享耶稣基督的福音,就是那创世以来最大的好消息,是这些外邦人未曾听过,也曾经无份的福音。他不单单去往犹太人的会堂,甚至勇敢的走向集市、街头,名人辩论的地方。 

雅典曾一度是古代世界的文化中心,虽然在保罗的时代已经开始进入衰弱时期,但是作为一个饱学之士和训练有素的学者,保罗当然对雅典了如指掌,甚至作为一个学者,保罗可能曾经对雅典神往已久;雅典以‘自由城’而闻名于世,有着著名的大学,有诸多偶像崇拜,同时和超脱的哲学。 

‘以彼古罗派’取名于创始人‘以彼古罗斯’(341~279B.C),这一学派,抱持着不可知论的世俗主义观点,对他们来说神根本就不存在,即或存在也离世人太远了,无法影响世事。最有名的评价莫过于第欧根尼所说的:他们的人生观就是,神没有什么可害怕的,死亡也没有什么可感觉的;善、快乐是可以达到的,恶、痛苦是可以忍受的。 

‘斯多亚派’则采取泛神论的观点,认为神是世界的灵魂,并且提出神人合一的观念,他们认为理性是宇宙建构的原则,人应该依此而生活。 

显然,这两派都对保罗的第一印象不佳,因为他居然谈论那些稀奇古怪、有违理性的事情,就是‘道成肉身’的耶稣基督,和他在十字架上的死亡并‘复活’。因此他们藐视他为‘胡言乱语’的人,就是像小鸟叼啄稻草一样‘叽叽咋咋、胡乱忙碌’的人。对于这两派的人而言,保罗所传说的耶稣和复活的事情,都是不可理喻、稀奇古怪的‘新观念’。 

但奇妙的是,虽然他们嘲笑、藐视保罗和他所传讲的信息,但是因为保罗坚持在会堂和集市上‘每日’传讲与人辩论,所以最终他们决定,带保罗去亚略巴古,让他向众人正式的,讲述他的新观念,让众人都听听这个保罗‘古怪’的言论。他们或许是带着好奇心,或者是出于看笑话的心,但无论如何,保罗因为焦急的心而采取的行动:‘安息日在犹太会堂里和每日在集市上向人传讲、辩论’,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。

在嘲讽和抵挡中,保罗奇妙的透过一群反对他的人获得了,在雅典公开、正式宣讲福音的机会。 

亚略巴古,可能是指一个地点,那里有一座小山,古雅典有一个议会在亚略巴古召开,具有强大的司法功能,一世纪时,亚略巴古会议相当于雅典的最高法庭。 

他们把保罗带到亚略巴古,可能是公开审理保罗所传讲的信息,或者只是去到一个具有特殊意义、人们经常会去的地方,好让保罗能更详尽、具体的传讲他的教训:因为雅典人对新知识、学问具有很强的好奇心。从经文上下文和保罗的发言来看,后者可能性更大。 

总之,不论是雅典人要审判保罗也好,还是他们单纯出于好奇、热闹的心,想要听听保罗所传讲的‘新闻’,这场集会,都让保罗有机会,公开的向大群雅典人传讲基督的福音。 

二、保罗针对雅典人所传讲的信息:同样适用于今天的中国人。 

保罗抓住千载难逢的机会,也是他‘每日’为福音热心的结果:站在‘亚略巴古’的集会当中,向雅典的人宣告: 

1.只有一位神,他是宇宙的创造者。

他不住在人手所造的殿宇中,因为整个宇宙都是他所造的,人怎能为他造一个殿宇居住呢?借着提及‘亚当’(一本),保罗强调神是人类生命的源头和创造者。 

2.这位神是我们生命的源头和维持者。

我们需要神的供应,我们的存活依靠神,而神并不依靠我们,任何尝试驯服神、限制神好像驯服、限制家禽一样的行为,都是对神的亵渎,以为神需要我们为他供应食宿,是荒诞的本末倒置; 

3.神是万有、万国、万民的统治者。

是每一个国家的历史、演变真正的掌控者。无论是我们个人的生命、还是国家的长短、疆域,都在神的掌管当中,人本可以借此认识神的作为、从而敬畏神,但是因为罪的缘故,无法达到原本的意义。因此我们今天悖逆神、转而崇拜偶像,不能推诿到神的身上,不是他冷漠、主动与我们隔离,导致我们去崇拜偶像,乃是因为我们的罪,使我们不能看见神作为的伟大,只能以虚假的偶像代替真神。 

4.神不仅是我们生命的源头,同时也是我们最终的审判者。

最终的审判是全宇宙性的,公义的,并且必定发生的。最终的审判者,也就是那位替我们胜过死亡的耶稣基督。 

在保罗的论述中,他强调:神是宇宙的创造者,维护者,全地的统治者,慈爱的父,也是审判的主。神不仅是我们生命的源头、历史和世界的起头,也是世界的终结者和审判者;他不仅供应我们使我们今生存活,也为我们一生做最后的审判。

人透过大自然和神放在我们里面的本性,就可以知道神的荣耀和作为,因此拜偶像:将本属于神的荣耀归给受造物,又悖逆抵挡神,更是罪不可赦。所以人应当悔改,悔改就是离弃一切的偶像,转而寻求那位真神。 

保罗特别指出,无论是雅典人,还是犹太人,都是神从‘一本’中所创造出来的,也就是有着一位共同的祖先。‘一本’指的就是‘亚当’,他是第一个受造的人类,也是现今全体人类共同的始祖。 保罗引用希腊诗人的一句:我们也是他所生的(或多句综合起来),这并不表明保罗赞成那个诗人的全部思想,或认为那个诗人是受神启示的,正如今天我们讲论或解释一些事物,常用听众能够理解、熟悉的词句、事物来说明一样。保罗引用希腊人所熟悉的诗句,为要说明一个重要的真理:所有人都是神所造的,并且人本是神的形象。以此说明,人本不应当去自甘堕落、崇拜那些金、银、石头的偶像。

人即是神的形象,起初从神而生的,反而转去拜偶像,实在是愚蠢又可悲。神不仅创造了我们,并且掌握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和历史的发展,体现出他绝对的主权。表明神不会像偶像那样,需要人的朝贡、献祭、服事,乃是人需要神的供应。人本可以从神的作为中认识神,看见神的荣耀,但是因为罪的缘故,我们与神隔离了,不能寻见神,反而将金、银、石头的偶像当做了神。 

相比较于过去人只能在黑暗中摸索,苦苦寻求神,但是却寻不见。 

今天耶稣基督:神的儿子亲自来到人的当中,就是神向我们启示他自己,让我们这些原本蒙昧无知的人,可以认识神,并且与他建立起亲密、直接的关系;并且神借着使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,证实了他是神的儿子,使我们可以相信他。 

过去我们的祖先敬拜各样的偶像:财神、土地、菩萨,即是我们寻求神的表现,也是我们被罪捆绑寻不见神的证明;但是现在,基督已经降临,福音也传给了我们,这不能再成为我们的借口,那些没有听说过福音的人,神会按着律法或是良心审判他们;对于今天我们这些已经听过福音的人而言,再没有任何的借口,拒绝福音本身就是我们最大的罪。 

5.保罗迫切的呼唤雅典的人悔改,因为神已经定了审判世界的日子。

神的审判必然是公义的,不论是何人,都不能逃脱神的审判。倘若我们不接受耶稣基督,不借着他十字架的宝血除掉我们的罪,我们怎么能求神赦免呢? 将来审判世界的,就是那位能够拯救我们的,神所设立的人:‘基督’。

前文已经说了,保罗在他们当中传讲耶稣和复活的道。保罗肯定提到耶稣基督的名,但是在这里却特别称呼耶稣基督为‘神所设立的人’,显然有特殊的用意; 从下文我们知道,保罗是要强调,耶稣基督按照神的命定,为神的百姓死了,并且从死里复活了,已经发生的历史事实,证明审判同样是无可变更的事实,审判者与当初的救赎者乃是同一位,神已经设立好了,神已经使他从死里复活了。

说了这么多,保罗就此打住,等候他们的回应,是拒绝还是悔改接受福音。 这也是我们今天所要强调的全备的福音,耶稣基督,不单单是那位为我们死在十字架上并复活、良善、怜悯、又恩慈的救主。他也是将来审判一切拒绝福音、悖逆、得罪神的审判者;复活的基督已经被高举,神已经将审判的权柄赐给了他。 船只航行在大海上,需要压舱物,就是放在底部、船中央的重物,类似不倒翁的原理,让船在大海的风浪中不至于倾倒,压舱物是船只面对风浪的保障。

凯文·德扬(Kevin DeYoung)形容:‘地狱的教义’就是基督教信仰的‘压舱物’,是激励、提醒并保守我们不至于在异教和世俗的浪潮中摇摆倾倒的真理。可惜的是,今天的教会、基督徒,我们所传讲的福音,并我们实际的生活,都已经将这最宝贵的‘压舱物’远远地丢弃了,我们不再提及地狱,我们不再去思想审判,更不期待基督现在就降临。因此我们所传讲的福音越来越受人欢迎,却越来越没有改变生命的大能,我们的教会热闹,却难以让人看见神的圣洁和荣耀。 

今天的基督徒,我们的责任,不是哀求神,让他不要审判罪恶,倘若神真的垂听了我们的祷告,他还是神吗?还值得我们去敬畏、信靠吗?我们的责任,首要的,乃是求神怜悯罪人,帮助我们悔改,从而得着赦免的救恩。我们的责任,是迫切的、火热的去传扬福音,好使人能听从了福音,能够悔改,从而真正得救,脱离永恒的审判。 

三、火神山医院、雷神山医院,暴露出中国人怎样的信仰观念 

这段经文,是路加对保罗在雅典讲道的总结,是针对雅典人的信息,也同样适用于今天的中国人。 

中国是出名的无神论国家,现代中国人大多都是接受无神论教育长大的人,我们将大部分庙里的神像都打碎了,只是偶像却更加深入我们的心里了。 

偶像绝不是仅仅存在于原始社会的‘古董’,正如斯托得所说,在许多所谓的高度文明社会中,偶像也充斥其间,只是更加花里胡哨、千变万化。 

偶像就是神的替代品。任何一个人、事或物,占据了本该神占据的地位,就是偶像。 

美名可以是偶像,财富可以是偶像,权利可以是偶像,性可以是偶像,食物可以是偶像,酒精可以是偶像,甚至父母、配偶、孩子、朋友也可以是偶像,甚至工作、在教会的服事、娱乐等都可以是偶像。 

在平时我们只是崇拜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偶像:金钱、名利、爱情、享乐,我们就以为自己‘文明’、脱离原始社会了。只是当灾难来临的时候,我们的名利、金钱不能帮助我们胜过时,我们又会转而寻求那些可见的偶像:火神、雷神、观音、佛祖,寄期望于超自然的力量,希望奇迹能够发生,这显明我们并不比原始社会高明,本质上我们并没有什么改变。 

在越是发达的城市之中,偶像越是繁多,人们对偶像的崇拜越是歇斯底里、疯狂。 两千年前,两千年后,真的改变了吗?只不过两千年前拜的是财神爷,两千年后我们拜的是银行账户上的数字。 

昨天晚上我看到新闻说,武汉为这次肺炎专门建造的医院:火神山医院已经挂牌了,2月3号也就是我们这里的今天,就正式开始投入使用了。听到这个好消息,我真的是感谢神,也为‘中国制造’的迅速感叹。 

1月24号,武汉开始兴建专门应对这次武汉肺炎的专门医院,名字就叫做‘火神山医院’,并且在第二天就决定增建另一所专门的医院‘雷神山医院’。这两所医院都是参照2003年非典,所建造的‘北京小汤山医院’的模式,建成后将会对武汉肺炎疫情的收治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。 

我们真的是要迫切恳求神保守这两所医院能顺利投入使用,也纪念那些日夜奋战的工人们,冒着天寒地冻和被感染的风险,在这么多短的时间内,建起这两所医院。我们实在要为此感恩,也求神赐福、保守他们。 

但是,回过头来看这两个医院的名字,真的很有意思:火神山医院、雷神山医院。这两个名字不是武汉本地的地名,而是因为这次武汉肺炎而专门取的名字,带有特殊的寓意在里面。 

华东师范大学的民俗学教授‘田兆元’解释,湖北是古楚之地,而楚人所认定的祖先就是火神‘祝融’,而肺五行属金,火克金;而雷神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,惩罚罪恶、克制邪神瘟疫的神灵。这两个医院的名字都以‘山’作为结尾,因为‘山’在八卦中是‘艮卦’,‘艮卦’有停止、安静的意思。所以,为新医院取名火神山、雷神山,显然是期望能够克制、胜过这次发生在武汉的瘟疫。

这不是随意取的名字,而是基于易经、五行八卦、风水学综合考虑的结果。这不是网友的臆想,也不仅仅是民俗学教授给出的解释,事实上许多官网和重要报刊都已经报道了这件事情,解释了取名的意义。共青团中央的微博更是转发了许多网友为此而作的雷神、火神画像和祈福。 

我本来以为中国是个无神论国家,大家都会觉得这个名字取的很老土。但是没想到,上网一查,很多网友都为这个名字叫好,很多人说:这种时候就应该‘宁可信其有’,‘破除封建迷信’什么的,等瘟疫过了再说嘛。 所以,之前这叫做‘封建迷信’,这个时候就应该称呼它为: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。 

百度贴吧的‘风水吧’也因此,一下子火了起来了,延伸出很多很多高人指点,例如要带红色的口罩,穿红色衣服,因为红色是火,克制瘟疫。要如何摆设家里的物件、祈福驱赶瘟神等等。 

这真实的体现了中国人的实用主义信仰观,拜神的根源原因乃是神可以‘为我所用’,而不是神本身。 这其实也很好的解释了,‘偶像’崇拜的本质,其实就是关注‘自己’胜过关注‘神’本身。

正如‘yani’在微信文章上所说的,偶像崇拜所关注的,只是‘灵不灵’,而不是‘真不真’。这导致我们中国人绝大多数时候在判断一个神灵是善还是恶时,所依据的标准就是:帮我还是害我,而不是这个神本身的属性、原则。 

当我们:基督徒,看到这样的新闻,我们的反应是什么?我看到一篇基督徒所写,讨论这个问题的文章,下面点赞最多的一个回复就是:‘看到这个名字我就呵呵一笑’,点赞第二多的回复是:‘只是冷冷一笑’。 对于国人这种‘无事灭神,有事求神’的心态和行为,很多基督徒的第一反应确实是‘冷冷一笑’,或者‘呵呵一笑’,但是弟兄姊妹,神的心意真的是这样吗?是要我们去嘲笑或是挖苦,又冷眼旁观吗? 

当保罗在雅典街头看到这群自以为聪明,但实际上愚昧、无知,甚至就连‘未识之神’都敬拜的雅典人,保罗没有冷冷一笑,或是呵呵一笑,他看到的是从前的自己,看到的是被福音的大能所改变之前的自己,保罗为他们忧伤,焦急。 

因为保罗以及今天的我们,从前与他们有什么区别呢?我们从前不过是与他们一样的人,甚至比他们还要愚昧可悲。正如保罗所说,‘我从前不过是罪人中的罪魁’,愚昧人中的冠军。但是因为基督的怜悯,福音临到了那个正在逼迫基督徒的路上的扫罗,福音改变了他的生命,使他成为了伟大的使徒保罗。 

所以保罗不是冷眼旁观,也不是冷嘲热讽,雅典人深陷偶像崇拜和自大的网罗中,反而激发了保罗内心福音的火热。 

弟兄姊妹,今天:特别是在这样的一个时刻,不是冷漠、嘲讽、挖苦的时候,也不是随波逐流,整日无所事事,只把新闻拿来听听说说的时候,而是传扬福音,为耶稣基督做见证的时候。 

四、今天的基督徒,在我们当下的处境中,当如何回应

 我们看到,保罗为着雅典人深陷偶像崇拜中心里着急,同时也智慧的借着环境和雅典人的文化向他们传扬真实的福音。 

保罗抓住一个契机,就是雅典人在路旁设立的祭坛,去敬拜一个‘未识之神’,这当然不是说雅典人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敬拜了真神,他们所敬拜的‘未识之神’与宇宙的真神毫无关涉,雅典人敬拜偶像到了一个地步,生怕自己少拜了一个神,于是为那些未识、还不知道的神,也立了祭坛祭祀,这只是更体现出他们被偶像的捆绑。但保罗借此很好的引导他们去认识那位真神,指出那位真正掌管宇宙万物、统管世界的神,他们却未曾认识、敬拜,他们只是在敬拜那些偶像。 

使徒行传十七章,是非常有名和经典的宣教案例,让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保罗传福音的技巧和智慧,使徒行传十七章的内容也非常伟大,充满智慧。保罗为我们示范了如何向外邦人传讲神,路加又将保罗宣讲的重点用短短10节经文总结出来,真是何等宝贵。 

但是弟兄姊妹,这段经文真正最重要的,不是保罗的演讲技巧和口才,甚至不是路加总结出来的范本,而是保罗对福音的热心,他对神的荣耀的看重,和他对雅典人的灵魂的负担。这岂不正是我们今天的基督徒所真正缺少的吗?我们缺少的不是技巧、知识,而是缺少一颗充满怜悯、又火热的心。 

路加虽然只是半章来记载发生在雅典的事情,但是保罗从游览,到与他们对话、传福音和辩论,绝对不止一天。保罗在雅典城不单单为我们留下了技巧和经验,或是知识,他更为我们立下榜样,也挑战今天的每一个基督徒: 当保罗看到雅典城充满了偶像崇拜,他突然愤怒,不可抑制的情绪,不是因为他的脾气太臭了,倘若如此,保罗所表现出来的就应该是暴躁、攻击。但是相反的,这种强烈的情绪,却促使保罗更加迫切地看到雅典人对于福音的需要,正是因为保罗的情绪是基于他对神的敬畏、渴慕以及对雅典人的怜悯,而不是他的自义。这种敬畏和渴慕,帮助保罗看到雅典城腐朽、败坏的本质,并驱使、鞭策他,在这个偶像崇拜的中心,大胆的将福音宣讲出来,呼吁这里的人们悔改。 

今天为什么我们没有宣教的动力、传福音的热心?因为我们里面并没有为那些迷茫、失丧、被捆绑之人的怜悯,我们的心里没有因为人将本该归给神的荣耀归给了偶像,而感到愤怒、焦虑、痛苦。因为我们本身对神就缺少敬畏、渴慕的心。 

保罗所做的,仿佛一面镜子,一个尺子,照亮了我们那自以为还不错的信心有多软弱、有多肤浅。 

同时也为我们立下了一个榜样,鞭策、激励我们,去为着福音,神的荣耀而热心,而不是为着这个世界的荣华、学识、新闻而热心。 正如斯托得所说:保罗在雅典所传讲的信息之所以如此令人印象深刻,重要,不是因为他的口才,技巧,学识,乃是因为他传福音的动力如此之深、之切。

为什么今天在我们的世代,有如此之多的良机,教会却安然而舒适的沉睡呢?那么多的基督徒在装聋作哑呢?不是基督没有呼召我们:大使命我们都知道!乃是因为我们没有像保罗那样定睛在神的至高、荣耀、圣洁、公义之上,所以我们感受不到保罗的焦急、愤怒、忧伤,也无从产生传扬福音的动力。 

邓洁明牧师说:不是神的赦免越多,我们的爱越多,乃是我们对神赦免的恩典认识越多,我们所流露出的爱就会越多;同样的,不是神的荣耀越多,我们对神的爱、传福音的动力越多,而是我们对神的荣耀认识越多,我们的动力就会越足。 

前天纽约州的一位弟兄问我:怎样才可以信靠神呢?我想了一整天,回答他说:把你的时间多用来思想神,神的属性、神的作为、神的救恩计划,少些时间去思想你的环境、你的需要。你会因着对神的认识越来越增加,自然而然的越来越信靠神。这当然是对一个真基督徒所说的话,对于一个尚未重生、没有圣灵的非基督徒而言,再多的认识也只不过是头脑的知识而已。 

倘若,我们的眼目与世人一样,只是放在我们的需要、安危、舒适上。当传福音的机会来临,当神为我们敞开了福音的大门,我们却在沉睡,在冷眼旁观,就理所当然了。当世人正在将神的荣耀归给偶像,看到人们被偶像所捆绑、玩弄,而我们却在评头论足,在看戏,或是亲自入场与人‘互撕’,都毫不奇怪。 

2003年非典过去后,中国人声称我们众志成城战胜了非典,但其实直到今天我们还是不完全清楚非典到底是怎么产生的,又是怎么消失的。 我们当然希望神赶紧将武汉肺炎挪走,求神怜悯我们,怜悯我们的骨肉同胞,使灾难停止。

但是弟兄姊妹,不要只为灾难停止祷告,倘若今天武汉肺炎突然奇迹般的停止了,中国人却还是没有谦卑的承认自己有限、不足,即是今天得到了暂时的平安,明天呢?以后呢?永恒呢?中国人会怎么说? 

我敢保证,今天我们宁可信其有,求雷神、火神帮忙,期待超自然的力量和奇迹发生;明天倘若武汉肺炎过去,大多数的中国人又会继续高喊:人定胜天、破除封建迷信。 

倘若今天我们的同胞,没有在这次的苦难当中,谦卑下来,思想生命的意义,认识耶稣基督,苦难即使过去,也失去了最宝贵的意义。

而要实现着宝贵的意义,不仅需要我们在物质、关怀上表现爱心,更需要我们像保罗一样为福音热心。 

所以弟兄姊妹,我们当然要为武汉,为中国祷告,因为我们实在不愿意看到自己的骨肉同胞受苦,不愿意他们活在痛苦和绝望中,我们自己也不希望遇到危险和苦难。但是我们更应当为他们的灵魂祷告,求神施恩让更多的人认识基督,回转归向神,可以谦卑的来到神的面前,承认我们的罪,求神赦免我们的罪,救我们脱离将来最终的审判,那永恒的灾难。 

只是躺在家里求神赦免,求神不要审判、管教,看似有怜悯,但却忽略了我们自己的责任。 

最后那个没有听到福音的人灭亡了,我们还埋怨神怎么不赦免,好像神还没有我们有爱心。 但却从来没有想一想,神将福音托付给我们,在这个时刻,是要我们做什么呢? 我们要祈求神,因为若不是神的工作,圣灵的感动,人不可能做成什么。 但是对神的信心和仰赖,应该成为激励我们去传扬福音的基础,而不是懒惰的借口。 

若是没有传福音的,怎能有信福音的呢?人若是不信福音,怎能得着赦免呢? 在两千多年前的希腊,保罗来到与今天每一个大城市一样的雅典,一个充满偶像崇拜的城市。 保罗为这个城市感到深深的焦虑、难过。从外表看来这是一个极度追求美感、知识、文化的城市,是当时世界重要的宗教、哲学中心。但是保罗从内里来看,这却是一个迷茫、充斥着罪和腐朽的城市,陷在罪中不自知,更不能自救的城市。 保罗在一个人人自满,人人享受的城市,却充满了焦虑。这是何等讽刺、又不合时宜,但却给我们留下了很好的榜样。

在这个科技发达、多元文化的时代,我们是否已经不知不觉被同化成为世界的一部分了呢?还是像保罗一样,心里无比着急,急着将耶稣基督的福音,分享给这样一群,可怜、可悲的人? 

无论你是一个学生也好,是一个老师也好,科学家也好,或是在公司、餐馆、政府工作,在你的身边,充斥着哪些让人骄傲、自满、沉迷的意识形态,被自己所在的团体高举、看重、引以为豪,但却是替代神的偶像,捆绑着人,使人不能谦卑的敬畏神呢? 

身为学生这个团体的一份子,身为一名办公族,身为一个政府雇员,身处在他们当中,我们是感到悠然自得:像雅典人一样,过着只是将新闻说说听听的日子,还是像保罗,因着神的圣洁和荣耀,而心里着急,心里有着火热的福音使命。 

保罗的心与神的心贴近,因此当他看到雅典的人们被偶像所捆绑,神的名和他的荣耀受到亏损,保罗没有加入这种热闹,也不是以游客的心看着热闹,而是为他们感到‘极度忧心’,这个希腊文动词,正是用来翻译希伯来文中,形容耶和华神看见他的百姓以色列人拜金牛犊时的心态、情感:他们‘惹’耶和华神发怒。 

在那一刻保罗与神的心相近,他看见神本该享受的荣耀、尊崇,归给了偶像,因而被‘激动’,感到愤怒、忧伤、悲愤。 保罗因着对神的敬畏,以及对雅典人的怜悯,使他在一个充斥偶像崇拜的群体中,浑身难受,让他不吐不快;在充满偶像的城市,在刚刚被逼迫之后,保罗宣讲基督的心,仍然没有丝毫的胆怯,也不是被羞涩的掩藏了起来,反而是越发不可抑制的迸发出来。仿佛哪里越是黑暗,哪里越是能显出光的明亮来。 

武汉肺炎愈演愈烈(起码习惯的文章、新闻是越来越多),人们惊慌、恐惧,但同时也使中国人,在本来最不能提死亡的日子—春节期间—开始去讨论死亡和思想人生的意义。我们是否能够从中看见福音的需要?使正为自己的成就感到狂傲的人,转而去祈福,寻求神灵、超自然的帮助;这正是我们传福音的契机。 

瘟疫要来了,我们花大量的时间、金钱、精力,去买口罩,去了解情况,去阅读相关文章,很多人朋友圈一天都能转发十多个与武汉肺炎相关的信息,可想而知他看的信息更是多倍。 但是基督耶稣随时要再来,神已经定了审判的日子,并且基督就是那位要审判一切不信之人的主;我们每天花多少时间去阅读相关的经文,去默想神的话,去传扬福音呢?这个一直都存在、随时会来到的事实,在你的朋友圈,在你的生活中到底占了多少比例? 

我看到一个视频,别人传给我的,视频中‘终南山’院士,苦口婆心,甚至几乎哽咽着,劝大家,再忍忍,不要出门。还有很多其他医生、专家,都在不断的提醒大家,不要乱串门,很多人也在转发这些信息,希望能帮助到别人,甚至是素不相识的人;也有很多不在国内,身处像我们Ames一样小镇,暂时还算安全的地方的人,都焦急的转发各种信息,提醒大家注意防护,不要往人多的地方聚集。 

在转发的信息当中,不单单是关于武汉肺炎本身,还延伸出其他很多事情,比如捐献物资被扣留,有人乘机发国难财、诈骗,有人表现出伟大的牺牲精神,有人表现出良善的爱心,有人传播谣言,有人驳斥谣言等等;我们看到因为众人确信一件事情,我们的生活、所传递的信息,方方面面,似乎都在围绕着这件事情而展开。 

为什么呢?因为几乎没有人会怀疑,武汉肺炎是一件真实的事情,当一个人真的相信,并且知道可怕,他一定会透过他的行为、言语,表现出他里面的信心。 但是为什么今天的基督徒,却都对福音是如此的沉默、腼腆、害羞、冷漠甚至无所谓呢?今天的教会,基督徒,我们真的相信福音吗? 

保罗是如此真实的确信耶稣基督的福音,因此当他来到雅典,看见这座城市充斥着偶像崇拜、笼罩在灭亡的阴影之下,他的心就像火烧,在他里面极其的焦急,使他不得安宁,不能不火热的传讲耶稣基督的福音。

关于武汉肺炎的信息我们要看,疫情的状况我们需要了解,当知道了重要的信息,并且能够确认不是谣言,我们需要提醒自己的家人、身边的人,甚至所有人;如果你知道了什么重要的信息,也请你千万要告诉我。 

但是弟兄姊妹,我更鼓励你,抽出点时间,少看两篇有关武汉肺炎的文章,如果真有什么大事,放心,你周围的人肯定会让你知道的。学着从恐慌、忧虑,或是好奇、凑热闹的心中走出来。不要被一件事情,占据了我们全部的精力、生命,它只是我们生命中暂时的一小部分,有着更重要的事情,值得我们永远、一直的去关注,神所托付给我们更大的责任和使命:那就是耶稣基督的福音。 

转身去看一看你的周围,有多少人,还在罪中沉睡,在偶像中迷失;在神已经定了审判的日子,在这样一个真正最严肃的信息面前,还有多少人是不以为然,毫无预备的。 

这不比武汉肺炎已经到了Ames,你的亲人却还在大街上、商场里乱逛,更令人焦急吗? 

我请每一个基督徒都在这个时刻好好想一想,你上次发武汉肺炎相关信息是什么时候,你上次向人传福音是什么时候;你上次为着武汉肺炎、政府职能、红十字会与人争论是什么时候,你上次为着人被偶像牢笼、活在没指望的光景中焦急、心里火热又是什么时候。 

操练身体确实有益,但是操练敬虔却有今生和永恒的益处;关爱别人和我们自己的身体健康,是智慧的,但关心人的灵魂得救和神的审判,是更大的智慧。

倘若武汉肺炎已经到了Ames,你都会尽最大努力告诉每一个亲人、朋友,甚至每一个你认识的人,劝他们做好预备;告诉他们瘟疫的可怕;那就请所有的基督徒,以十倍、百倍的热心,去传扬基督的福音,因为这更关乎每个人今生以及永生的结局。 

或许许多人的回应都是讥诮、起哄,看戏,好似雅典人一样;甚至还会有逼迫、苦难,好像保罗在腓立比一样。 

但是那些神所拣选、预定要得救的人,却可以借着我们所传讲的福音,认识他们从前未识的真神;这是何等美好的事情。 

结语 

博克指出,今天的基督徒时常对社会的状况体现出两种极端,一种我们感到基督的愤怒,以至于表现出来的只有愤怒;另一种则是假装没有偶像崇拜,因此可以理所当然的‘无所作为’。 

保罗没有陷入这两种极端,他为雅典的现状感到愤怒、不安,但是他的动机是出于对神的敬畏和对人的怜悯,因此他诚实、勇敢,且有智慧的向雅典人分享福音,他里面迫切的心使他不能停止,虽然一再遭到嘲讽、挖苦,但保罗传福音的心志仍然火热,因为激励保罗的,不是雅典人友善的态度,乃是他自己对神的认识和与神的关系。 

我们常常祷告说:愿你的名为圣,我们常以‘愿一切的颂赞、荣耀、尊贵、权柄都归于我们的父神’作为祷告的结束(尤其是我自己),但这除了是一句口号之外,还有什么真实的价值和意义呢? 倘若这是我们真实的心愿,那么当我们看见、思想到,还有这么多的人,在偶像崇拜的光景当中,我们就一定会像保罗一样,产生出强烈的福音使命感。 

耶稣基督为着不肯悔改的耶路撒冷而哭泣,保罗为充满偶像的雅典城心里焦急。我们是否曾为当代被名誉、面子、财富、权利、性、美食、酒精、毒品、娱乐等等另类的偶像所掌控的人而悲伤过?而激动过? 

在这个充满偶像的世代,愿神使用我们,带领更多的人去真正认识那位,他们还‘未识的神’,就是那位创造宇宙万物、掌管我们的生命和历史,赐下救恩并且将来要审判世界的神。 

本周金句:马太福音9:35-38,约翰福音4:34-35,罗马书10:14-15。 ​

作者:秦恩膏传道

若您有感动奉献支持作者的写作,请使用下方的微信转账二维码。以马内利。

奉献二维码:

广告

发表评论

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:

WordPress.com 徽标

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.com 账号评论。 注销 /  更改 )

Twitter picture

您正在使用您的 Twitter 账号评论。 注销 /  更改 )

Facebook photo

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。 注销 /  更改 )

Connecting to %s

%d 博主赞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