谁能真正审判罪恶:耶和华是审判全地的王
(撒母耳记下13:1-33,罗马书12:17-21)
经文:
大卫的儿子押沙龙有一个美丽的妹妹,名叫她玛。大卫的另一个儿子暗嫩爱上了她。她仍是处女,住在深宫里,暗嫩无法接近她,相思成病。暗嫩有一个朋友名叫约拿达,是大卫长兄示米亚的儿子,生性狡猾。他问暗嫩:“王子,你为什么一天比一天消沉?能告诉我吗?”暗嫩答道:“我爱上了我兄弟押沙龙的妹妹她玛。”约拿达说:“你回去躺在床上装病,你父亲来探望你的时候,你就请求他叫你妹妹她玛来,在你面前预备食物,请她亲手递给你吃。”暗嫩就躺在床上装病。王来看他的时候,他便对王说:“请你叫我妹妹她玛来这里,在我面前做两个饼,请她亲自递给我吃。”大卫便派人进宫对她玛说:“你去你哥哥暗嫩房里为他预备食物吧。”她玛到了哥哥暗嫩的家,暗嫩正躺在床上装病。她拿了面团在他面前揉面做饼,把饼烤熟了。她拿着锅在他面前把饼倒出来,但暗嫩却不肯吃。暗嫩命令仆人:“你们全都出去吧!”仆人就都退下了。暗嫩对她玛说:“你把食物拿到我的卧房来,亲手递给我吃。”她玛便拿着饼进了她哥哥暗嫩的卧房里,服侍他吃饼,暗嫩却抓住她,说:“妹妹,与我同寝吧!”她玛说:“哥哥,不要,不要玷污我!在以色列不应当发生这种事,不要做这种恶事。你这样叫我怎么见人呢?你在以色列也必遭人唾弃。你可以请求王,他会同意把我许配给你。”暗嫩却充耳不闻,因为他力气比她玛大,就把她强奸了。事后暗嫩非常憎恨她玛,对她的恨比以前对她的爱还强烈。他对她玛说:“你起来走吧!”她玛哀求道:“不要这样对我!你这样做是错上加错。”暗嫩却不听,他吩咐随从:“把这女人赶出去,关上门不要让她进来。”他的随从就把她玛赶出去,随后锁上了门。那时,她玛穿着彩色的长衣,没有出嫁的公主都穿这种衣服。她玛把灰尘撒在头上,撕破身上的彩衣,双手抱着头,一面走一面哭。她的哥哥押沙龙问她:“是不是你哥哥暗嫩污辱了你?妹妹,不要声张,他是你哥哥,不要把这件事放在心上。”于是她玛就忧忧郁郁地住在押沙龙家里。大卫王听见了这件事以后,非常生气。押沙龙没有对暗嫩说一句话,只是心里暗暗地恨他,因为他玷污了妹妹她玛。两年后,押沙龙的工人在以法莲附近的巴力·夏琐剪羊毛,押沙龙邀请王的众子去那里。他去见王,说:“我的工人正在剪羊毛,请王和众臣仆跟我一起去吧。”王说:“我儿,我们不必都去打扰你。”押沙龙再三邀请,王还是推辞了,但他为押沙龙祝福。押沙龙说:“倘若王不去,求你叫我兄弟暗嫩去吧。”大卫说:“何必要他同去呢?”但押沙龙再三恳求,王就让暗嫩和其他王子一同去了。押沙龙吩咐仆人说:“你们要留意,当暗嫩喝得正高兴的时候,我叫你们杀他,你们就要动手。不要畏缩,要刚强勇敢!因为这是我的命令。”押沙龙的仆人就照命令把暗嫩杀了。王的众子都起来骑上骡子逃走了。他们还在路上的时候,有人禀告大卫说:“押沙龙把王子都杀了,无一幸免!”王便站起来撕裂衣服,躺在地上。他的臣仆也都撕裂衣服,站在旁边。大卫的长兄示米亚的儿子约拿达说:“我主不要以为所有的王子都被杀了,其实只有暗嫩一人死了。自从暗嫩奸污押沙龙的妹妹她玛以来,押沙龙便决定要报仇了。所以,我主我王啊,不要相信这消息,不是所有的王子都死了,只有暗嫩一人死了。”(撒下13:1-33)
不要以恶报恶。要尊重别人,众人都认为好的事,应该竭力去做。如果可能,总要尽力与人和睦相处。亲爱的弟兄姊妹,不要私自报复,要让上帝来审判,因为圣经上说:“主说,‘申冤在我,我必报应。’”所以,“你的仇敌若饿了,就给他吃的;若渴了,就给他喝的;你这样做是把炭火堆在他头上。”你不可被恶所胜,反要以善胜恶。(罗马书12:17-21)
引言:
本章所记载的是一个极度黑暗又令人惊骇的故事:
意乱情迷又邪恶的年轻人;
狡猾又败德的帮凶;
狂怒又无能的父亲;
失职、不愿主持正义的君王;
满心愤怒、存心报复的哥哥;
当然,还有那个最让人揪心、感同身受的无辜的公主。
所有这些角色都太真实了,作者生动的描述更是加倍的衬托出故事中的扭曲与破碎。
这不是因为一时冲动,而激情犯罪,是一个完全被情欲掌控的王子,和他邪恶的帮凶,精心谋划的一场暴行,所针对的,正是他们共同的妹妹,他玛。
我们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去形容这样的行为。发生在大卫家里的事,大卫的长子,他王位的继承人,本有着无比尊贵荣耀的身份,和大好前途、未来的暗嫩,却是如此败坏、被情欲所掌控,犯下如此丑陋的罪行,而暗嫩的堂兄,约拿达,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恶毒。我们从大卫的另一个儿子押沙龙身上,也同样看不到任何的爱和怜悯,只有满心的愤怒和报复欲。
为什么?为什么在大卫的家里,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?圣经的作者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,但作者其实已经透过高超的文学技巧,在撒母耳记下的编排中告诉了我们答案。
撒母耳记下十三章的事件,被作者安排在大卫强奸拔示巴,并用诡计杀害了她的丈夫乌利亚这件事情之后,撒母耳记十三到十五章,仿佛就是前两章的又一个版本,又是强奸、谋杀、淫乱与背叛的故事。这正应验了先知拿单的预言:‘你既藐视我,娶了赫人乌利亚的妻为妻,所以刀剑必永不离开你的家!耶和华如此说:我从你家中兴起祸患攻击你,我必在你眼前,把你的妃嫔赐给别人,他在日光之下就与她们同寝。你在暗中行这事,我却要在以色列众人面前,日光之下,报应你’(撒下十二10-12)。这是大卫的罪,给自己家庭所带来的咒诅。
一、罪的破坏和侵蚀
注意撒母耳记上十一、十二章,和撒母耳记下十三到十五章前后两个故事中,作者的描述的相似之处:
一个是王,另一个是王位的继承人,两个人都被情欲所掌控,强奸了自己至亲至近的人。一个强奸了自己忠心臣仆的妻子,一个强奸了自己的妹妹。一个用自己的王权绑架了对方,一个用自己身为男人的力气胜过了对方,故事的结尾都是死亡。大卫从乌利亚的妻子所得的儿子,被神直接击打,得重病死了,而那个强奸了自己妹妹的王位继承人暗嫩,则被愤怒的弟弟押沙龙用计杀害了。并且后续我们还会继续看到,罪的破坏和延续并没有在十三章截止,还有更可怕的淫乱和背叛。
我们不知道撒母耳记下十三章的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,与撒母耳记上十一到十二章之间隔了多久,作者为什么把它们放在一起呢?显然作者希望我们明白,这两个故事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。
那就是罪在这个家庭中所造成的破坏和影响,罪仿佛最可怕的癌细胞,已经在大卫家里扩散、蔓延。
虽然大卫在杀害了乌利亚并将拔示巴娶回来后,先知拿单责备他,大卫真诚的悔改了,神也赦免了他(撒下十二13)。但这并不表明,罪所带来的破坏、伤害,就完全消失了(撒下十二14)。
《出埃及记》二十章5节中说:‘恨我的,我必追讨他的罪,自父及子,直到三四代’,圣经明确反对无辜的‘诛连’(申二十四16),这里所说的,乃是罪严重的破坏性和渗透能力。通常一个家庭最多只会有四代同堂,因此这里‘四代’的意思是指神的审判会波及整个家族,强调罪可怕的破坏性。当我们犯罪时,你要知道,罪的伤害不仅会发生在你身上,罪会渗透、侵蚀我们的整个家族,就好像当一个人不停的吸烟,肺癌不仅会找上他,还会找上所有在他身边吸二手烟的人。不论你主观上愿不愿意,当我们犯罪时,我们都在伤害自己的家人,我们的家人也会受到我们身上罪的侵蚀和影响。
神赦免了我们的罪,免去我们永恒的刑罚,并接纳我们成为祂的儿女,并不表明我们今生就不会受罪的苦楚了!所以,即使你是一个基督徒,你也要知道,虽然我们认罪、悔改,神就必然赦免我们,但罪所带来的伤害和破坏,却不是那么容易过去的。很可能会伴随我们这一生,你过去酗酒,伤害了你的肝,你以为认罪悔改了,神就会立马给你一个新的肝吗?你过去日夜不停的抽烟,你今天戒烟了,你以为你的肺就会立马变成崭新的了吗?同样的道理,过去你对自己的孩子不停的打骂、羞辱,今天你认罪悔改了,你以为在自己给他们心灵所造成的创伤就会随之消失吗?
诚实一点,或者说现实一点,罪在今生给我们带来的伤害,往往并不会消失,神当然可以将这些伤害、罪的破坏瞬间拿走,但神乃是允许这些伤害和破坏继续存在,为的就是提醒我们罪的可怕之处。
大卫为自己在拔示巴的事情上所犯的罪,真诚的悔改了,就连先知都已经肯定了大卫的忏悔,就连检查人心的神都已经接纳并赦免了大卫,我们有什么资格质疑呢?
但是罪给大卫和大卫的家庭所带来的破坏与伤害,才刚刚开始。先是大卫从拔示巴所生的孩子被神击打、得重病死了,紧接着就是大卫的长子:最能代表大卫的一个儿子‘暗嫩’,与自己的父亲一摸一样,被情欲所掌控,这一次被侵害的,成了大卫自己的女儿,然后是大卫另一个儿子押沙龙,也好像他一样,用诡计谋杀了自己的长子暗嫩。后面我们会看到还有更可怕的事情在等着呢。
神不是已经赦免了大卫吗?为什么这些可怕的事情还会发生呢?是的,神已经赦免了大卫,大卫也从将来神末世审判的愤怒中被拯救出来了,这是超乎我们想象的恩典。
但我们所犯的罪,仍然会给我们今生灾难和痛苦,并且因为我们都是罪人,生来带着罪性,所以每一次当我们犯罪时,都是在给自己的家人,尤其是子女心里罪的种子浇灌、施肥,是在引导、促使他们犯下同样,甚至更可怕的罪,大卫所犯的犯,伤害的不仅仅是他自己,更是他的家庭、孩子。
今天在耶稣基督里,我们一切的罪都已经被神所赦免了,不再被定罪了,这是绝对的真理。
但是倘若任何人以为,这样我们就可以随意犯罪了,实在是太天真,也大错特错。因为罪给我们今生所要带来的痛苦与破坏,并不会减少,甚至正因为我们是神的儿女,神为了要使我们远离罪恶,明白罪的可怕,反而会允许痛苦、灾难加倍的临到我们。
大卫犯罪,所承受的最惨痛的代价,就是大卫的罪行,在他自己的家里不断的重复上演,大卫的儿子们一再重蹈父亲的覆辙,陷在奸淫、凶杀和背叛的罪里无法自拔。
二、大卫的不作为和押沙龙的蓄意报复
在叙述性故事中,我们要特别留意作者所用的描述性词汇和称呼,它们往往暗藏着重要的含义。
十三章1节上来就说:大卫的儿子押沙龙,有一个美貌的妹子,名叫他玛。
虽然故事是从暗嫩强奸他玛开始的,但很显然,经文暗示我们,押沙龙会是一个重要的角色。但问题在于,难道他玛最首先的身份,不就像暗嫩、押沙龙一样,是大卫的女儿吗?大卫在这件事情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呢?这是作者希望我们一开始就存在心里的问题。
另外,留意十三章5节和6节的区别,约拿达强调‘你装病,你父亲来看你’,但是等大卫入了约拿达的圈套后,经文作者却一直用‘王’来称呼大卫,‘父亲’这个词再也没有出现,即使是大卫的两个儿子跟他说话,也都是用的‘王’这个称呼(和合本十三章6节翻译作父亲的词,原文其实没有)。
这是一个强烈的暗示,大卫除了父亲的身份,其实在整个事件中还有另一个更重要的身份,他是以色列的王,是应当主持公义、审判罪恶的那一位。
在十三章21节,经文没有说他们的‘父亲’大卫听说了这件事情非常愤怒,而是说‘王听见这事,就甚发怒’。既然他是王,他除了发怒,还理应出来主持公义、审判罪恶,但我们却没有看到大卫这么做。他只是无能、狂怒,无能不是他没有权柄,而是父亲的身份捆绑了他。
事实上,在整个故事中,只有在约拿达教唆暗嫩装病时,称呼大卫为暗嫩的父亲。其它所有地方的经文,全部都是用‘王’这个词来称呼大卫,没有再提到父亲。
圣经作者如此刻意、小心的使用对大卫的称呼,有着特别的意义。
约拿达深刻的掌握了人性,他知道,大卫会为了满足暗嫩、使他快乐,而按他所求的,吩咐他玛来给暗嫩做饼。约拿达之所以敢给暗嫩出这样邪恶的主意,是因为他也知道,当事件发生后,大卫会因为暗嫩是他的儿子,而且是长子,所以无论再愤怒,也不会对暗嫩怎样。所以全文只有在约拿达的口里,提到一次,大卫是‘父亲’的这个身份。
所以,是什么使大卫王不能履行自己身为王的职责,为他玛主持公义呢?正是他父亲的身份,但讽刺的是,也正因为他不愿秉公行义,对真正的受害者,他玛来说,大卫又是一个失败至极的父亲。
与未能秉公行义的大卫,相对应的,是行义过分:‘就是自以为义,结果变成挟私报复’的押沙龙。
在一开始的时候,我们可能会觉得押沙龙是一个非常不愿意争斗甚至懦弱的人,因为他看到自己的妹妹他玛撕裂所穿的彩衣,以手抱头边走边哭,却什么都没做。反而劝他的妹妹,不要做声。
彩衣这个词只在形容雅各偏爱约瑟,给他做了一件特别的衣服时出现过,这里用这个词来形容一个公主当时特别的衣服,是为了表明,这件衣服不只是彰显公主的尊贵,也象征着未出嫁公主的贞洁,任何人看见他玛的行为,和她的痛哭、喊叫,就会立马知道,他玛被夺去了贞洁,而且因为她刚从暗嫩屋里出来,所以凶手显而易见就是暗嫩或与暗嫩有关。
押沙龙能一下子就猜到暗嫩,或许证明暗嫩平时的品行,在诸位兄弟中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。
但押沙龙对他玛怎么说呢?他居然说:莫非你哥哥暗嫩与你亲近了吗?我妹妹,暂且不要作声,他是你哥哥,不要将这事放在心上(撒下十三20)。经文补充说,他玛就孤单地住在她胞兄押沙龙家里。
但押沙龙真的就准备这么算了吗?并没有:押沙龙并不和他哥哥暗嫩说好说歹,因为暗嫩玷辱他妹妹他玛,所以押沙龙恨恶他(撒下十三22)。
押沙龙没有去找自己的父亲,也是以色列的君王—大卫—来主持公义,也不愿意去责备自己的哥哥暗嫩,劝他认罪、悔改。因为从一开始,押沙龙就已经存了报复的心。甚至可以说,从一开始在押沙龙的心里,就已经将暗嫩判了死刑,他等两年的原因,只是为了打消暗嫩的戒备,寻找合适的时机。
当仇恨达到一定的程度,从表面上可能反而是看不出来的。押沙龙好像一只沉默的狼,一直在寻找合适的机会,务求一击毙命。
羊毛是古代近东极其重要的一项工业,剪羊毛通常在初夏进行,并且在羊毛加工、染织业的附近地区,牧羊人会将羊群感到特定的地点,将羊毛剪下来后进行交易和处理。剪羊毛需要大量的人手,同时也是羊主人酬谢牧羊人的庆典。因此,剪羊毛不是在自己的家附近,也不只是剪个羊毛而已,乃是包括交易甚至加工和支付酬劳等在内一系列复杂的程序,一场丰收、盛大的庆典。
大卫身为一国之君,是不太可能长时间远离国都,去参加押沙龙剪羊毛的庆祝活动的,押沙龙也料定了这一点,他迫切的恳求大卫去,只不过是为了后面退而求其次,请求‘暗嫩’:也就是大卫的长子、王位继承人,代表王去,做一个铺垫。我们中国人说:‘漫天要价、就地还钱’,就是这个意思了。
我们再一次看到,大卫好似一个‘傀儡’,与从前一样,被另一个儿子利用人性的特点,从前大卫亲自吩咐他玛去到暗嫩那里,使她受了玷辱。现在大卫又亲手将暗嫩送到押沙龙那里,使他被杀。他要为自己从前奸淫拔示巴、谋杀乌利亚付上代价,更要为暗嫩犯下可怕的罪行时,自己的沉默付上代价。
大卫有错吗?当然有错。但是,一个父亲,却被自己的两个儿子一再的玩弄,成为他们犯罪、伤害家人的工具,岂不更是可悲。我们看到罪在这个家里的蔓延、渗透。
从前我读这段经文的时候,感到的是无比的愤怒,我记得刚来这间教会的时候,我就在爱之家分享过撒母耳记下十三章到十八章,当时我是一次性讲完的,我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大卫的不作为上,他身为一个王,也身为一个父亲,他的不作为,是促使事件变的更糟糕的重要原因。
这是事实,大卫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,他不是一个称职的国王,更不是一个称职的父亲。但是做了这间教会几年的传道人后,再回过头来看这段经文,我越来越能理解大卫,或者说我越来越觉得自己没有资格去嘲笑、指责他。过去别人教会的基督徒做了什么错事,我会义正言辞的说,一个基督徒怎么能作这样的事?这种人就是要狠狠的责备他!不悔改就要把他赶出教会!过去看到别的教会有不合乎圣经的地方,我会说,基督的教会怎么可以这样,错了就要立马改!不改还是真的爱神吗?为什么不改?怕得罪人吗?我们到底是应该怕得罪人,还是怕得罪神?
但是在这间教会好几年后,我越来越发现,面对自己教会的弟兄姊妹犯了错,我常常不忍心责备他们,我甚至能比他们找到更多的理由去理解他们,自己教会有很多问题,我也不想强迫大家立马去改。
就好像看到别人家小孩犯错,我们可能会立马眉头一皱,这孩子犯错了!但是等到自己家孩子犯了错,面对别人的指责,我们可能出于保护的本能,第一反应就是:他还只是个孩子。
这当然是不正确的,并且,因为大卫的不作为,大卫的优柔寡断,他对自己儿子罪行的轻忽,不仅没能保护自己的孩子、家庭,反而给他们带来更可怕的灾难,更严重的伤害。
但是,这次我准备用三周的时间,跟大家一章一章的来分享撒母耳记下十三章到十五章的内容。除了思想大卫的错误外,更是要从大卫的身上看到,一个身为君王的父亲,在罪面前有着怎样的限制和无奈。
我们当然可以指责大卫的不称职,但倘若是我们自己,事情临到我们的身上,身为一个父亲,我们能怎么做呢?或者说即使我们知道该怎么做,我们真的就能做得到吗?暗嫩是大卫的长子,也理所应当是大卫最亲近的人,更是他王位的继承人,大卫对暗嫩任何的惩处,都必须给整个国家一个交代,倘若暗嫩强奸自己妹妹的罪名坐实,他就不可能再有资格继承王位,而且即使没有被处死,也要从此活在所有人的唾弃当中,这与杀了他几乎没有什么区别,其实他玛也已经如此警告过暗嫩了。
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执掌权柄,本该秉公行义的王,却因为父亲的这个身份,因为对儿子的怜恤,使他罔顾了公义,但最终却是伤害自己更多的孩子,最终给这个家庭带来更加不可挽回的灾难。这岂不是莫大的讽刺和悲哀。事实上,早在撒母耳记上一开始,同样的悲剧就已经发生在以利的家中了!
但押沙龙做的就对吗?倘若我们每个人遇到事情,都凭着自己的血气去行动,真的就能达到我们所想要的结局吗?他是杀掉了自己心里憎恨的暗嫩,但是押沙龙也将自己,和整个家庭拖入了更可怕的深渊。他这样做,并不能使他玛变得幸福,也没有除去她的羞耻,押沙龙所做的,只不过是宣泄了自己内心的仇恨罢了。
并且,此后押沙龙在犯罪的道路上,越陷越深,直到反叛自己的父亲,给整个国家和人民带来无数的死亡和痛苦,他甚至比暗嫩更加败坏,公开在众人眼前,强奸了自己父亲的十位嫔妃(撒下十六22)。
当我们将眼目定睛在别人的恶上,以为自己就是正义的化身,可以凭自己的意思随意报复、处置别人,而不是按照神所设立的秩序、权柄去做的时候,我们其实就好像耶稣基督所说的,看见自己兄弟眼中的刺,却看不见自己眼中的梁木。我们将陷在发泄自己里面的愤怒、私欲的陷阱中,还自以为正义。
三、耶和华神是慈爱的父也是审判的全地的王
当我们面对罪恶,或是仇敌的时候,我们总是会觉得自己就是正直、公义的,我们恨不得立马除灭对方。很多时候我们甚至会质疑神,为什么没有按照我们所想的审判恶人,除掉我们的仇人。
但我们就真的是正直的吗?我们所想的就真的是公正的吗?
上周四晚上,川普总统和夫人确认感染了新冠肺炎的消息,震动了全世界。身为一个基督徒,也住在美国,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为他们祷告,因为这也是圣经中的吩咐(提前二1-3)。结果第二天,我起来后看到,微信朋友圈竟然是一片‘欢腾’,很多人都在大喊‘普天同庆’,甚至有人说,川普感染病毒了,简直就是老天爷给中国的生日礼物,因为最近刚好是中国的国庆。我是真的感到非常的悲哀。
正如我们在主日学课程中所提到的,面对错误的言行,倘若我们不去思考、探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,往往很容易陷入无休止的争论当中。
中国人之所以觉得这是理所当然,是因为在我们的世界观里,就应当是‘以直报怨’、‘以德报德’。因为我们认定川普、美国是我们的敌人,所以我们就理所当然可以为他们的痛苦感到欢庆。如果这个根本性的观点不被扭转,你是没有办法跟一个中国人说‘以德报怨、爱自己的仇敌’的。
在《论语宪问》中有这样一段对话:
“或曰:‘以德报怨,何如?’子曰:’何以报德?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。’”
这段话的意思是,有人说:“用善行回报恶行,怎么样?”孔子回答:“那用什么回报善行?应当用公正无私回报恶行,用善行回报善行。”
‘直’,就是‘正直、公正无私’的意思。孔子不赞成‘以德报怨’,因为那是不公平的,但他也不赞成‘以怨抱怨’,就是以一种恶意,一种怨恨,一种报复的心态去面对别人的不道德。
孔子说的对吗?其实很对,对于邪恶、错误,就应当以‘正直、公正、无私’来回应,对于善良、恩德,就应当以善行去回报。
但问题是,当我们高举‘以直报怨’的时候,如何保证我们真的是‘直’呢?实际上我们大多数时候,都像押沙龙一样,变成了‘以怨报怨’,结果就是‘冤冤相报’。
所以不是以直报怨错了,其实这是非常对的,但问题是,我们作为人就真的可以成为‘直’的标准吗?我们真的是那个能审判、判断别人的人吗?
圣经并不是否定‘以直报怨’,但圣经却告诉我们,因为世人都犯了罪,我们都被自己的私情、邪欲所影响,并且受限于自己的知识、能力、智利等等因素,‘人’并不能成为那个‘直’的标准,也没有哪个人能够凭着自己的智慧、能力,去审判别人。
圣经并非否定‘以直报怨’,圣经乃是坚持,神才是那个‘直’的标准、是所有人最终的审判者。而我们的责任是:以‘爱’回应‘神的爱’,包括爱弟兄姊妹,爱神所造的人。
《罗马书》十二章17-19节告诉我们说:
不要以恶报恶,众人以为美的事,要留心去作。若是能行,总要尽力与众人和睦。亲爱的弟兄,不要自己伸冤,宁可让步,听凭主怒。因为经上记着,主说,伸冤在我。我必报应。
神的意思是说‘让罪恶过去吧’‘算了’吗?不是的,圣经乃是提醒我们,不可以因为别人的恶而放纵自己,不能让别人的罪成为我们犯罪的理由。
倘若一个人真的犯了罪,我们只应当按照神所赐下的权柄、秩序、法律,去处理这个人,倘若可见的权柄、司法并不能处理这个人,我们也不应该自以为义,用‘犯罪’的方式去报复那个我们认为理当受罚的犯罪的人。这样做,虽然一时痛快,但只不过是‘以怨报怨’,终究会带来更大的破坏。并且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,就好像没有神一样,就好像我们不认为神最终会审判一切的恶人、刑罚一切的不义。
但弟兄姊妹,神并非不审判罪恶,神的审判更不只是今生的管教,更有末世永恒的刑罚。所以一个人,神暂时容许他继续犯罪,在人看来好像是逍遥法外,其实是更加没有指望的,因为他就好像罗马书所说的,仿佛一个积蓄神愤怒的器皿,他犯的罪越多,所积蓄的神的愤怒也越多。
神不会放过任何一个罪人,也不会无视任何一件罪行。正如传道书所说:末了,人所做的事,连一切隐藏的事,神都必要审问我们(传道书十一9、十二14)
我们不仅自己并不是能够审判别人的审判官,事实上所有的人,都是本该受审判的罪犯。
神爱我们,好像大卫爱他的儿子暗嫩一样,怜悯我们更甚过大卫对暗嫩的怜恤,但神并非无视我们的罪恶,罔顾正义。
今天,我们在神面前得以称义,不是神无视了我们的罪恶,也并非我们本身的良善,乃是因为耶稣基督:神自己,道成肉身,为我们付上了罪的代价,圣子为我们承受了圣父的愤怒,三位一体的真神亲自为我们成就了救恩,而不是像大卫那样,在‘儿子的罪’和‘对儿子的爱’之间束手无策。
也正是因此,我们要知道,保罗在罗马书十二章提醒我们,要以善胜恶,不要以恶报恶,其实与孔子所说的‘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’并不冲突。只不过,我们并不是那位最终的审判者,不是我们以直报怨,是神最终要以直报怨。而我们的责任是‘以德报德’,报谁的德?就是用爱回应神对我们的爱。
所以,圣经中要我们以善胜恶,去爱我们的仇敌,其实建立在我们与神‘和好’的基础上。
倘若没有神对我们的爱,我们这群罪人本身,何以有能力去爱我们的仇敌?去爱那些恨我们的人?
但是当我们知道自己是一个蒙了神恩典的罪人,因为神先爱了我们,我们才有能力,顺服神,爱神,就是将神对我们的恩典、宽恕也活在别人的身上。所以本质上并不是用我们的善来回应别人的恶,乃是用我们的爱,回应神对我们的爱,爱我们的仇敌,其实不是这个仇敌可爱,是爱我们的神。
正如《约翰一书》四章9-20节所说:神差他独生子到世间来,使我们藉着他得生,神爱我们的心在此就显明了…我们爱,因为神先爱我们。人若说:我爱神,却恨他的弟兄,就是说谎话的,不爱他所看见的弟兄,就不能爱没有看见的神。
我们爱那些伤害、仇恨我们的人,不是靠着我们自己的力量去爱,乃是因为神先爱了我们;
因为我们自己领受了神的爱和恩典,所以我们有责任将从神而来的爱和恩典,分享给别人。
‘爱神的,也当爱弟兄,这是我们从神所受的命令’(《约翰壹书》四21)
结语:
弟兄姊妹,今天在基督里,我们是一群不再被定罪的人,我们已经完全脱离了将来的审判和罪最终的刑罚,这是圣经所启示的绝对的真理。但是本章也让我们看到,罪的可怕破坏力和侵蚀性。
虽然‘罪’给我们今生所带来的痛苦,与人将来要承受的‘永恒的刑罚’相比较算不得什么,但是,一个已经蒙恩得救,真正对罪有着深刻、正确认识的人,一定不会以为任意犯罪是一种享受或自由。
我们更在大卫身上看到,面对罪恶,一个无能为力的王与父亲。
对于别人的罪恶,大卫或许能够秉公行义,但是对于自己的罪恶,他自己都需要提醒和悔改,而对于他儿子的罪恶,他更是无能为力,陷在亲情当中,愤怒却又无力,不愿主持正义。
世上的君王、司法并不能成为我们的依靠。因为君王也会被感情、私欲所捆绑,司法也会受到人的能力的局限。那么,靠我们自己来审判罪恶吗?押沙龙使我们看到,我们自己只会制造出更多的罪恶,带来更多的伤害。
但,耶和华神,是那位真正值得我们信靠的君王与父亲,祂也是将要审判全地的王。在我们的罪恶和他对我们的爱之家,神不会像大卫一样束手无策,或放任不管。
神定然不会轻易放过罪,罪最可怕的刑罚不是在今生,乃是在永恒;唯有在耶稣基督里,我们才能洗净自己的罪恶,脱离将来可怕的审判。
基督徒也绝不能小看罪在我们今天的生活、家庭、教会中所能造成的灾难和带来的痛苦。
不信的人,必被审判,信的人虽然得着赦免,但犯罪、跌倒,仍然会给我们的生活、家庭带来可怕的痛快和伤害。所以,不信的人要赶紧认罪悔改,已经蒙恩得救的人,更应当保持警醒,不可犯罪。